垃圾确实应该分类(内含活垃圾展)
图:Hiroshi Yoshida
要让一个普通人分清垃圾里可回收不可回收的区别很难,更不用说干垃圾和湿垃圾,不要看字面的意思,总之是一门非常深奥的学问,硬要逼每个人都做到对垃圾的分类知识都了如指掌倒也不是做不到,就是,执行到位的成本值得思考。
垃圾的处理是一件很专业的事。整个产业链,从拾荒者到小废品收购站再到相应的垃圾处理厂,有分工,很专业,也很完整。让每个人在生活中严格对垃圾进行分类实际上并不会提高垃圾的处理效率,徒增个人生活负担。能卖钱的垃圾在第一次筛选时就被捡垃圾收破烂的分类过一次,剩下的实际上就都混在一起,填埋了是最有效的。
按道理我应该去查阅相关的资料来写这篇文章,但我觉得没有必要。如果说垃圾处理本就是生活的一个重要环节,那么毫无疑问,让相关的从业人员去处理要更高效。
我们假设分类是为了让收垃圾这道工序变得更高效一些(其实并不会),但是成千上万的业余选手,也就是普通老百姓,有关垃圾分类的知识掌握得再扎实,扔垃圾时分错类简直是不可避免的,那么总体看,让家庭自己分类这一环节实际上也就丧失了意义。
有时候你去搜索相关新闻,只不过是为了印证自己的判断。我查了下,新加坡,估计也就北京海淀区大小的地方。300多家垃圾回收公司。有篇文章这么说:
新加坡素以严明法治著称,但对于垃圾分类,其至今也只是提倡和鼓励而已,并未制定相关举措,强制要求居民进行垃圾分类,“全靠自觉”。新加坡国家环境局废物与资源管理处处长王书颂告诉记者,政府不希望给居民增加太多的负担。
所以竞争很激烈,新加坡政府和人民对这些回收公司就敢提出更苛刻的要求,比如“有居民投诉垃圾车开动噪音太大,也掀起了新一轮的改造热潮,不少垃圾回收企业更换了更为新型和豪华的欧洲产垃圾车,其运行更轻盈低噪音,且能耗降低……”
也只有市场化地处理垃圾,激烈的竞争必然催生更高效的更具创新的处理方法。这些靠全民自觉分类是不可能做到的。
垃圾分类的事情就说到这里了。
生活中的垃圾好说,人群中的垃圾也不知道怎么分类才好。
多说无益,垃圾欣赏时刻:
这是一条林志玲正常的祝福微博。下面是垃圾们的狂欢。
借用今天看到的一句话:民族主义教给我们的,对你从没做过的事倍感自豪,对你从未见过的人恨之入骨。
上篇:不看任何新闻资讯类app就对了
上上上篇:鲁迅为什么不纹身呢?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